首页  >  资源与文章  >  其它  >  干货分享  >  DNase I: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详细解析

DNase I:脱氧核糖核酸酶I的详细解析

时间:2025-01-14 10:56:33
浏览次数:159
分享:

DNase I

DNase I,即脱氧核糖核酸酶I,是一种能够消化单链或双链DNA的核酸内切酶,其产物为单脱氧核苷酸或单链、双链的寡脱氧核苷酸。该酶水解后的DNA产物,5'端带有磷酸基团,而3'端则为羟基。尽管DNase I的裂解通常被视为非特异性,但它更倾向于作用于DNA的某些序列片段,如小沟区,并且更容易在嘌呤-嘧啶序列处发生裂解。然而,在作用于异质双链DNA(dsDNA)时,DNase I对所有四个碱基的裂解概率相近,对特定碱基的影响不会超过其他碱基的3倍。

酶活性与离子依赖

DNase I的活性依赖于钙离子,并且可以被镁离子或二价锰离子激活。在镁离子存在的情况下,DNase I能够随机剪切双链DNA的任意位点;而在二价锰离子存在时,它则能在同一位点剪切DNA双链,形成平末端或带有1-2个核苷酸突出的粘末端。

失活与抑制

DNase I的活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被抑制或失活。例如,加入EDTA至终浓度为2.5mM后,在65℃下加热10分钟即可使DNase I失活。此外,酚氯仿抽提也能使DNase I失活。金属离子螯合剂、毫摩尔/升浓度的锌离子、0.1%的SDS、DTT、巯基乙醇等还原剂,以及50-100mM以上的盐浓度均对DNase I有显著抑制作用。

底物特异性

DNase I不仅能够切割双链DNA,还能降解单链DNA(ssDNA)和RNA-DNA杂交体中的DNA,尽管对这些底物的活性相对较低。例如,DNase I对ssDNA的比活性比dsDNA低约500倍,而对RNA-DNA杂交体的活性则是dsDNA的<1-2%。然而,在实际应用中,DNase I的浓度通常远高于所需浓度,因此仍能有效切割这些底物。

 

用途与应用

DNase I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室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包括但不限于:

  1. 制备不含DNA的RNA样品:在cDNA第二链合成反应中去除DNA污染。
  2. RT-PCR前处理:去除RNA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基因组DNA污染。
  3. RNA转录后处理:在体外T7、T3、SP6等RNA聚合酶催化的RNA转录后去除DNA模板。
  4. DNase I足迹法: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保护结合位点免受DNase I损害来识别DNA上的结合位点。
  5. 缺口平移标记探针:利用DNase I和DNA聚合酶I的联合作用,将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盐纳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制备高特异性活性的统一标记DNA探针。
  6. 产生DNA随机片段文库:通过DNase I的随机切割作用,生成用于测序或其他下游应用的DNA片段文库。
  7. 细胞凋亡检测:在TUNEL检测中作为阳性对照或部分剪切基因组DNA来评估染色质的开放程度。
  8. RNA-seq去除rRNA:在RNA测序前,通过DNase I与RNase H联合使用,去除丰富的rRNA,留下非rRNA RNA模板进行测序。
  9. ATAC-seq前处理:在处理ATAC-seq样本前,使用DNase I去除死细胞的干扰。
  10. DNase I超敏感位点(DHS)研究:通过低浓度DNase I处理染色质,识别基因转录活性状态下的超敏感位点。
  11. 单细胞DNase-seq(scDNase-seq):通过DNase I切割细胞核,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识别全基因组范围内的DHS,丰富与活性染色质相关的序列信息。
  12. in situ DNase Hi-C:使用DNase I替代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染色质断裂,提高Hi-C技术的效率和分辨率,全面绘制全基因组染色质互作图谱。

综上所述,DNase I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核酸内切酶,在生物学研究和实验室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底物特异性和离子依赖性使得它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都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

名称 货号 规格
DNase I abx082222-100mg 100mg
脱氧核糖核酸酶 I abs60539-1KU 1KU
DNase Ⅰ UA070036-1KU 1KU
IGF-I Protein, Human UA040055-1mg 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