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
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是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核心分子,其介导的信号传导在免疫系统的发育、分化及效应功能中扮演关键角色。从胸腺中T细胞的发育筛选到外周免疫应答的精准调控,TCR不仅是免疫识别的“探针”,更是免疫平衡的“调节器”。本文将系统阐述TCR的结构、信号通路、调控机制及其在疾病与治疗中的应用。
一、TCR的结构:分子识别的精密设计
1. 异二聚体组成与多样性
TCR是由两条跨膜肽链(α链和β链,或γ链和δ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形成的异二聚体。约95%的T细胞为αβ型TCR,主要识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而γδ型TCR(占5%)多与固有免疫相关,可直接识别脂类或小分子抗原。
-
可变区(V区):位于肽链N端,包含互补决定区(CDR1、CDR2、CDR3),直接结合抗原肽-MHC复合物(pMHC)。CDR3的序列高度多样,是TCR特异性识别的基础。
-
恒定区(C区):维持结构稳定,并通过铰链区连接跨膜段。
-
跨膜区与CD3复合物:TCR的跨膜区含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与CD3分子(γ、δ、ε、ζ链)的负电荷跨膜区非共价结合。CD3的胞质区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ITAM),每个CD3ζ链有3个ITAM,是信号传导的核心元件。
2. 共受体的辅助作用
CD4+和CD8+ T细胞分别通过共受体CD4和CD8分子结合MHC II类或I类分子,增强TCR-pMHC结合的亲和力,并招募激酶Lck至信号复合体附近。
二、TCR-pMHC复合物:抗原识别的分子密码
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MHC分子分为两类:
-
MHC I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肽(如病毒蛋白),供CD8+ T细胞识别。
-
MHC II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肽(如细菌蛋白),供CD4+ T细胞识别。
TCR对pMHC的识别具有“双特异性”:既需识别抗原肽的特定序列,又需与MHC分子的多态区结合。这种“双重锚定”机制确保T细胞仅对与自身MHC相容的抗原产生应答,即MHC限制性。
三、TCR信号通路:从膜外识别到核内应答
1. 信号起始:ITAM磷酸化与激酶级联
-
Lck与ITAM磷酸化:TCR结合pMHC后,共受体CD4/CD8将Lck(Src家族激酶)招募至复合体附近。Lck磷酸化CD3链ITAM中的酪氨酸残基,形成SH2结构域结合位点。
-
ZAP-70的招募与活化:磷酸化的ITAM招募ZAP-70(ζ链相关蛋白激酶70),Lck进一步磷酸化并激活ZAP-70,启动下游信号。
2. 信号放大:PLCγ1与第二信使
-
磷脂酶Cγ1(PLCγ1)的激活:ZAP-70磷酸化接头蛋白LAT(Linker for Activation of T cells),形成信号枢纽。PLCγ1被ITK激酶磷酸化后,水解PIP2生成DAG和IP3。
-
DAG途径:激活PKCθ和Ras-MAPK通路,诱导转录因子AP-1和NF-κB入核。
-
IP3途径:释放内质网钙库中的Ca²⁺,并通过CRAC通道引发胞外Ca²⁺内流。钙离子结合钙调蛋白后激活钙调磷酸酶,促使NFAT去磷酸化并转位至核内。
-
3. 转录调控与T细胞活化
上述信号通路协同激活AP-1、NF-κB和NFAT,驱动IL-2、IFN-γ等效应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T细胞增殖与分化。
四、TCR信号的精准调控:平衡免疫应答的双刃剑
1. 正向调控:共刺激信号
-
CD28-B7通路:APC表面的B7分子与T细胞CD28结合,增强PI3K-Akt信号,促进细胞存活和代谢重编程。
-
共刺激分子ICOS、4-1BB:进一步放大效应T细胞功能。
2. 负向调控:免疫检查点
-
CTLA-4:与CD28竞争结合B7,传递抑制信号,限制T细胞过度激活。
-
PD-1:与配体PD-L1/L2结合后,抑制ZAP-70和PI3K活性,诱导T细胞耗竭。
-
酪氨酸磷酸酶(如SHP-1/2):去磷酸化信号分子,终止激活信号。
临床应用:CTLA-4和PD-1抑制剂(如伊匹木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通过阻断抑制信号,恢复T细胞抗肿瘤活性,成为癌症免疫治疗的里程碑。
五、TCR与疾病:从免疫失衡到治疗靶点
1. 自身免疫病
TCR信号过度激活或调控失常可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攻击宿主组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多发性硬化症(MS)。靶向TCR信号分子(如JAK抑制剂)已用于临床。
2. 免疫缺陷
TCR信号缺陷(如ZAP-70突变)导致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者需造血干细胞移植。
3. 肿瘤免疫逃逸
肿瘤细胞通过上调PD-L1或下调MHC表达逃避免疫监视。TCR基因工程改造(如CAR-T、TCR-T疗法)可增强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的能力。
六、前沿进展与未来展望
-
TCR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技术用于优化TCR亲和力或减少交叉反应。
-
单细胞测序:解析TCR克隆多样性在感染、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
-
新型免疫检查点:LAG-3、TIM-3等靶点的药物开发。
-
个性化免疫治疗:基于患者特异性TCR谱设计个体化疫苗或疗法。
结语
TCR不仅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分子眼睛”,更是免疫应答的“指挥棒”。其信号通路的复杂性与调控精密性体现了生命系统的智慧。随着对TCR机制的深入解析,未来有望在癌症、自身免疫病及感染性疾病中实现更精准的免疫干预,开启免疫治疗的新纪元。
名称 | 货号 | 规格 |
T-Vector pTOPO快速克隆试剂盒 | abs60091-20T | 20T |
T-5224 | abs810260-5mg | 5mg |
Calnexin-T-93多抗 | bulk-Calnexin-T-93-ea | ea |
LDL receptor Recombinant Rabbit mAb (SDT-057-57) | S0B2054-10ul | 10u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