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与文章  >  其它  >  干货分享  >  转染技术:原理、分类与应用

转染技术:原理、分类与应用

时间:2025-04-09 10:34:36
浏览次数:41
分享:

转染(Transfection)

转染(Transfection)是指利用非病毒手段将核酸(DNA或RNA)导入细胞的过程。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药物研发以及基因治疗等领域。

一、转染的定义

转染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使细胞获得新的表型。根据外源基因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转染可分为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

瞬时转染:外源基因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可在细胞中短暂表达,通常持续几天,适用于启动子分析和蛋白质功能研究。

稳定转染: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或以游离体形式存在,可在细胞及其子代中长期表达,适用于长期基因功能研究和重组蛋白生产。

二、转染的分类

转染技术主要分为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病毒介导方法:

化学方法:

DEAE-葡聚糖法:利用阳离子多聚物与带负电的核酸结合,被细胞摄取,适用于瞬时表达。

磷酸钙法:通过形成DNA磷酸钙沉淀,利用细胞内吞作用摄入DNA,成本低,适用于瞬时和稳定转染。

脂质体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与核酸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转染效率高,适用于多种细胞。

物理方法:

显微注射:将核酸直接注入细胞核,效率高但操作复杂,常用于制备转基因动物。

电穿孔:利用脉冲电流在细胞膜上打孔,使核酸进入细胞,适用于难以转染的细胞。

基因枪:利用高速粒子携带核酸撞击细胞,适用于培养细胞和体内细胞。

病毒介导方法:利用病毒载体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但准备复杂,对细胞类型有选择性。

三、转染的应用场景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导入或沉默特定基因,研究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基因表达调控:分析启动子、增强子等调控元件的作用。

药物研发: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药物、筛选药物靶点等。

基因治疗:将治疗性基因导入靶细胞,治疗遗传性疾病或癌症。

四、转染的操作步骤

以脂质体介导的转染为例,步骤如下:

细胞准备:选择合适的细胞类型,进行培养,确保细胞处于良好状态。

转染试剂准备:将脂质体试剂溶解,与DNA混合形成复合物。

转染过程:将复合物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转染后处理:根据需要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细胞。

检测与筛选:通过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转染效果。

五、研究进展

近年来,阳离子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PEI)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此外,纳米材料的应用也为转染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转染技术作为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工具,不断推动着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其在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名称 货号 规格
转染专用减血清培养基(含L-谷氨酰胺,含丙酮酸钠,含HEPES) abs9461-500ml 500ml
Lipofect5000 质粒转染试剂 abs60322-0.5ml 0.5ml
质粒DNA转染试剂盒(贴壁细胞) abs60255-0.5ml 0.5ml
150 nm磁转染试剂 abs7994-100ul 100ul